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情感 > 1992年,连长说我是他见过最差的兵,3个月后他却把女儿介绍给我 正文

1992年,连长说我是他见过最差的兵,3个月后他却把女儿介绍给我

2025-04-05 05:44:12 来源:全球新闻网 作者:紫烟 点击:1764次

我叫韩文朗,1974年生于河南开封。1992年12月,在征兵体检现场,我以体能测试第一名的成绩被济南军区优先录取,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。新兵下连那天,天还飘着小雪。我被分配到了装甲师教导队新兵连。新兵连长孙长河,山东人,参加过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,1987年提干,是出了名的严厉。记得第一次集合,我因为紧张过度,动作僵硬得像个木头人。"立正、稍息"这样最基础的动作都做不好,被孙连长当场点名:"韩文朗,体检第一又怎么样?连个立正都站不好,就这水平还想当兵?"这句话像刀子一样刺痛了我的自尊。但更让我难堪的是,我在障碍训练时总是后腿,单双杠训练时频频掉杆,就连最基本的队列动作都总是出错。"你小子就是块好料,但太毛了!"孙连长总是这样评价我。他说我像一块未经打磨的璞玉,看着不起眼,却蕴含着潜力。转机出现在1993年1月的一次夜间拉练中。我们连队负责警戒任务,天寒地冻,很多战友都有些吃不消。深夜两点,我巡逻至仓库区时,发现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。我立即警觉起来,悄悄靠近观察。原来是几个社会闲散人员,企图偷盗军用物资。我当机立断,一边按规定鸣枪示警,一边采取战术动作进行围堵。这些年轻气盛的小偷看到被发现,竟然想动手反抗。关键时刻,我用格斗课上学到的擒拿手,直接制服了为首的两人。增援部队及时赶到,成功抓获了全部五名嫌疑人。这件事让我在新兵连有了名气,孙连长也对我刮目相看。但真正让我受益终身的,是孙连长后来的悉心指导。他发现我虽然基础动作不够规范,但学习能力强,于是每天训练结束后都会抽出时间,手把手地教我要领。"当兵要有血性,更要有技术。"这是孙连长常说的话。在他的指导下,我的军事素质突飞猛进。二月份的会操考核中,我竟然拿到了全连第一名。三月初,孙连长找我谈话:"我女儿小薇在隔壁通信营当护士,你们年龄相仿,有空认识认识。"说实话,我当时都懵了。孙连长这样的老军人,怎么会主动给女儿介绍对象?后来才知道,原来他一直在暗中观察我,认定我是个可靠的军人苗子。林小薇比我大一岁,1991年就入伍了,是卫生营里少有的本科学历军医。第一次见面,她穿着笔挺的军装,英姿飒爽。我们很快熟络起来,常常在休息时一起讨论医学知识和军事理论。1993年6月,我如愿以偿地留队,分到了装甲营当装甲车驾驶员。凭借出色的表现,1994年光荣入党。1995年,因为在军事比武中表现突出,被评为"济南军区装甲兵标兵"。1996年,我通过考核被提干,任装甲排排长。这一年,我和林小薇举行了简单的军婚仪式。婚礼上,孙连长说:"我没看错你,从一个笨手笨脚的新兵,成长为一名优秀军官。"1998年,我和林小薇双双考入军医大学深造。2003年毕业后,我转业到了省军区医院,而林小薇则留在了部队医院。如今,我们的儿子也参军入伍了,延续着我们的军旅梦想。每次回忆起新兵连的往事,我总会想起孙连长的那句话:"当兵要有血性,更要有技术。"正是这句话,让我在军旅生涯中不断进取,永远向前。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作者:烟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